汉中洋县早年的流水席有讲究,捣古兜吃开

文章来源:米粉肉   发布时间:2024/5/14 17:13:20   点击数: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百度秋冬打卡挑战赛#

提到汉中洋县古老的流水席,还有“捣古兜(音)”,“吃开发”,“席薄席厚”,“四品八盘”,“三六席”的一些说法。另外,出席也是一门技术活,也很讲究,这里再聊一聊。

1、“捣古兜”,捣,在洋县的方言里其实就是“夹菜”的意思,“古兜”(音),具体字不知道怎么写,所谓的“古兜”其实应该是“疙瘩”。就是油炸的面疙瘩。那些去吃席的人,总会把席上油炸的面疙瘩带回去给家里的小孩吃,也沾沾荤腥和“席气”。

2、“吃开发”其实就是流水席的头一轮,主要是给红白喜事帮忙的人先吃的流水席,但是席的质量可能不高,毕竟最好的要留给客人。

3、“席薄席厚”。席的薄和厚与上菜的质量,也就是肉多不多,分量足不足,口味是不是大家都喜欢有关,也和上了多少道菜有关。肉越多,越好吃,菜品样数越多,自然是席就会认为越厚,反之亦然。

4、所谓的“四品八盘”,就是一桌席有12道菜。四品,就是有四个汤盆的汤菜,八盘就是八个蒸菜。比如红焖,夹沙肉,米粉肉等等。洋县的古老土席一般没有炒菜,也不现场炒菜,也没有什么主打的素菜。

5、所谓“三六席”,应该是算是洋县古老土席中比较厚实的席面了。就像“四品八盘”指12个主菜一样,“三六席”有9个主菜。当然,现如今远不止这些了。

6、在过去,洋县流水席出席是一门技术活,当然也是体力活。要有眼力,还需要敏捷,当然体力要好,右手的臂力更要好。出席人都是村里的棒小伙,能吃也能干活,性格好,嗓门大,干活麻利。出席人拿一个一米多长,六十公分的木托盘,托盘里一次性装五六个菜,一只手托着,另一只手扶着,先端到最远处挨桌子下席,依次到离厨房最近的地方(也叫席口),所以大家发现,吃洋县的流水席,离厨房越远,越能最先吃到端上来的菜。

另外,在过去做流水席都得请十里八村的流水席师傅(其实应该算是“蒸碗碗”的师傅),还需要找村里做饭好的媳妇们给大厨帮忙,共同来完成。在前些年,做流水席都是有师傅带徒弟,好像没见事主家给师傅们钱,或许是发红包,或者给酒肉。

乡亲们都回来帮忙,劈柴、挑水、烧火、招呼客人(支客)、总管(搞统筹协调的,《红楼梦》的王熙凤最爱搞这事)、内库(专门替事主管理红白喜事物品进出用度的)。洋县人把红白喜事都叫“过事”,“过事”头天下午,总管会把帮忙的人召集到一块儿,分派工作内容,然后形成书面分工材料,这个材料用红纸(娶媳妇嫁女子),白纸(丧事)书写出来,这个纸质的分工明细叫作执事单,贴在墙上,以示分工明确。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nbm.com/hbyx/143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