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各种病因导致盆底支持结构薄弱而造成盆腔脏器位置异常和功能失调,主要有:机能低下/过弱(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粪失禁、性功能障碍);过于活跃/过紧(性交困难、性交痛);慢性盆腔痛。
为什么会产生盆底疾病?
妊娠、阴道分娩、难产、盆腔肿瘤、子宫和阴道手术等;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卵巢功能的衰退、激素水平的下降)约半数以上女性会出现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疾病的主要几种表现:
压力性尿失禁
盆腔脏器脱垂
子宫脱垂:轻度脱垂患者一般无不适。重症子宫脱垂对子宫韧带有牵拉并导致盆腔充血,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久站或劳累后症状尤为明显。重症子宫脱垂的患者常因压迫膀胱或者直肠而导致排便或排尿困难,残余尿量增加,部分患者也会出现压力性尿失禁。但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会被排尿困难所替代。脱垂暴露在外的宫颈与衣物摩擦可导致宫颈发生溃疡而导致出血,严重者会继发感染。
阴道前壁膨出:患者因小便难以排出导致膀胱内残余尿量增多,易发生膀胱炎。
阴道后壁膨出:阴道后壁明显突出于阴道口时,患者会有外阴摩擦异物感。膨出严重者可出现排便困难。
慢性便秘、粪失禁、慢性盆腔痛、性功能障碍
盆底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方法有物理疗法、子宫托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三种方法。目前尚无药物能有效治疗盆底疾病。
物理疗法
kegel锻炼肛提肌(由德国医生ArnoldKegel首先提出),具体方法:用力做缩紧肛门阴道的动作,每次不少于3s,松弛休息2-6s,连续15-30min,每天3次;或每天做-次,持续8周以上或更长时间。
子宫托治疗
子宫托通过实现子宫、阴道壁、膀胱、直肠等脏器复位而减轻或缓解患者病情,但不能完全治愈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子宫托是公认的盆腔器官脱垂一线治疗方法,也是可行的压力性尿失禁保守治疗方法之一,其作用如同用老花眼镜帮助老年人视物、用拐杖帮助行走等。
另外,子宫托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治疗前的重要评估手段,通过试戴子宫托可以帮助选择术式、预测手术效果。
外科手术治疗
经过数代医生的努力,治疗该类疾病的手术有上百种,其中常见的有:阴式子宫切除、骶棘韧带固定术、曼式手术、肛提肌缝合术、髂尾肌筋膜固定术、阴道封闭术、骶韧带悬吊、缩短术、经腹宫骶骨固定术、后路阴道悬吊带术(PIVS)经阴道/Lap宫骶骨固定术、全盆底重建术、阴道前壁修补术、阴道前壁补片修补术、阴道阴道旁修补术、腹腔镜阴道旁修补术、无张力尿道悬吊术等。
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生育要求及全身健康状况,治疗个体化。
应注意哪些生活习惯预防或降低盆底疾病的发生?
保持合适的体重,肥胖的应減轻体重;多饮水,禁止饮用含咖啡因饮料;戒烟;多食蔬菜水果;生活起居规律调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压的运动,治疗好慢性咳嗽、便秘,避免提10斤以上的重物等。
呼吁广大的女性朋友们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