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回阳九穴玄妙的ldquo精

文章来源:腺性膀胱炎   发布时间:2021-8-5 22:42:59   点击数:
 第一部分创造生命的奇迹——回阳九穴回阳九穴歌

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瞧,

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穴真。

回阳九穴

是指九个对人体至关重要的穴道,中记载:若患者处于病危状况,出现亡阳危症,或亡阴导致亡阳之时,医者当紧急于此九穴施针救治以回阳救逆,此九回阳穴,都是用于急救,用之有效之处,若配在一起更为有效。这九穴分别是:

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环跳足三里合谷

当然这九穴不一定都要同时取用,也不是只能针就不能灸,主要是根据病情的虚实寒热,病势的轻重缓急,适当取用。

回阳九穴详解一、哑门穴

散风熄风、开窍醒神曾经我听过一个老师说:人身上有一个穴位是不能点的,就是哑门,点了之后人会哑,其实并非如此。《内经》上讲过,惊风抽搐之类的疾病,都属于督脉失调、气血不通。治癫痫取风府、哑门二穴,就在于二穴的位置重要,刺一穴而触及旁经,能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尤其在于可以对督脉形成良好的刺激,从而调整气血,调平阴阳。但是,据前人经验和相关的资料,这两个穴位不宜深刺,深刺会给患者带来危险;同时,浅刺虽然安全系数大,但效果不理想。因而,医家只好视其为禁地。

二、劳宫穴

劳宫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祖国医学认为心有主“神明”的作用,即统思考、意志和感情,而心包有代心行令的作用,刺激劳宫穴有镇静安神,健脑益智的功效,是帮你解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劳宫穴:是手厥心包经上的一个穴位,就在我们的手心里。劳宫穴的简易取穴就是虚握拳,中指指尖正抵(手心)的位置。

有人称劳宫穴是“劳累了以后去休息的宫殿”。

(一)、是手心搓脚心,心肾相交。首先将两只手心搓热,用手心搓脚心——00下,治疗失眠、高血压。涌泉穴在我们的脚心,是肾经的一个穴位。是生命之泉的源泉。用手心搓脚心,实际对失眠也非常有疗效。晚上用热水洗脚后(用冷水洗脸,温水刷牙,热水洗脚),可以边看电视边按摩脚心,一举两得。

(二)、是手心捂眼睛,明目润燥。两只手心搓热以后,用手心捂眼睛1——分钟,可以养护眼睛,会立刻感觉到眼睛湿润。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用手心捂眼睛会提高睡眠质量。用电脑或看书累了,做做很很快得到缓解。

(三)、是手心捂耳朵,心肾相交。把手心搓热了以后捂耳朵1——分钟,会神清气爽。要想心肾相交还有一个做法就是把中指插到耳朵里微微地颤动,对治疗肾病非常好,但不要太使劲,只是微微地颤动,出来时候使劲一拨就可以了,耳朵就会感到特别清晰。一定要用中指,因为中医非常讲究,哪条经脉对哪条经脉都是很严格的,这个做法就是心肾相交。

(四)、是手心捂肚子,心肾相交。比如说男的左手在下,女的左手在上来护丹田捂肚子,用的就是劳宫穴。可以让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五)、是双手合十,收敛心神。双掌合十,这个“合”不是完全合拢,而是中间稍微有一点点空。这个动作一是表示虔诚,同时也是收敛心气,只有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人的心气才会收起来。

(六)、是紧张或疲劳时,按摩劳宫穴。参加面试会其它重要的场合,我们有时会紧张的手心出汗、心跳加快,这时你可以按按劳宫穴(左手效果最好)。转瞬间呢就会找到从容镇定的感觉。用劳宫穴养生的做法是,晚上洗脚后用手心搓脚心,在床上先做用手心捂耳朵,然后做手心捂眼睛,最后做双手合十,会很快进入梦境。养生并不复杂,但要每天去做,日积月累才会有健康的回报。穴位详解:劳,劳作也。宫,宫殿也。该穴名意指心包经的高热之气在此带动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此高温之气传热于脾土使脾土中的水湿亦随之气化,穴内的地部脾土未受其气血之生反而付出其湿,如人之劳作付出一般。最后因“手任劳作,穴在掌心”而定名为劳宫穴。劳宫穴属手厥阴心包经穴,为心包经之“荥穴”。配五行属火,火为木子。所以,取劳宫穴治疗可清心热,泻肝火。劳宫穴治疗风火牙痛疗效甚捷。劳宫穴还有安神和胃、通经祛湿、熄风凉血之功效。适宜人群:心痛、癫狂、中风、口疮、口臭、中暑、癔病、口腔炎、发热无汗等。对症调养:1、治疗失眠、神经衰弱——劳宫穴五行属火,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长期坚持调养可使心火下降,促进睡眠。按摩可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进行,每穴各操作10分钟,每天2-次,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也可借助小木棒、笔套等钝性的物体进行按摩。也可每晚临睡前半小时,先擦热双手掌,右掌按摩左劳宫,左掌按摩右劳宫各6次,可使心火下降,促进睡眠。降压健脑——即先将右手放在左手心上,拇食二指在左手拇指外边,其他三指按在劳宫穴上。稍加力度搓摩至手发热为度,然后以同法用左手搓右手。要持之以恒,坚持每天早晚两次按摩方可获得奇效。缓解眼睛干涩——两只手心搓热以后,用手心捂眼睛1-分钟,可以养护眼睛,会使眼睛感到湿润,有明目润燥的作用。用电脑或看书累了,用这个方法也能很快缓解眼疲劳。2、治手掌多汗症——汗液为心火动心阴,在手掌蒸腾而出,人在紧张、焦虑时,手心出汗明显,在中医属于心神不安,心火妄动,因此劳宫具有缓解出汗症的作用,刺激时以拇指按压劳宫穴,其余四指置于手背处,拇指用力按压揉动,约0秒-1分钟即可。

三、三阴交

常揉三阴交,终身不变老,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年轻,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保证女人的魅力。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三寸处(自己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三阴交对女人、对人体究竟有什么神奇作用呢?

1、保养子宫和卵巢人体的任脉、督脉、冲脉这三条经脉的经气都同起于胞宫(子宫和卵巢)。其中,任脉主管人体全身之血,督脉主管人体全身之气,冲脉是所有经脉的主管。每天晚上5点—7点,肾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每条腿的三阴交穴各15分钟左右,能保养子宫和卵巢。促进任脉、督脉、冲脉的畅通。女人只要气血畅通,就会面色红润白里透红,睡眠踏实,皮肤和肌肉不垮不松。2、紧致脸部肌肉,使脸部不下垂看看张曼玉和赵雅芝,现在脸都紧紧的,没有松垮下来,因为她们的饮食都很规律,脾没有受到伤害。再看看大美人关之琳,经常在家开Part,饮食无节制,喝酒无节制,伤了脾,脸部现在松弛得非常明显,老态骤然显现。经常伤害脾,脸上及全身肌肉都会更快的松弛。如果想在40岁之后,还能对抗地球的引力,保证脸部和胸部不下垂。除了饮食要规律之外,还要经常在晚上9点左右,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穴各20分钟健脾,因为三阴交是脾经的大补穴哦。   、调月经,去斑,去皱,祛痘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其中,脾化生气血,统摄血液。肝藏血,肾精生气血。女人只要气血足,那些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不来月经等统称为月经不调的疾病都会消失。而女人脸上长斑、痘、皱纹,其实都与月经不调有关。只要每天晚上9点—11点,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各15分钟,就能调理月经,祛斑、祛痘、去皱。不过,要坚持才有效果哦,坚持每天按揉,按揉一个月之后,才能看得到效果。如果指望一两天就看到效果,只能是做梦了。4、改善性冷淡很多女性面对高压的生活节奏,或者因为自身饮食结构或生活习惯不合理,导致性冷淡。三阴交是一个大补穴,能补气补血,提升女人的性欲,让女人逃离性冷淡,重温浪漫人生。每天晚上5点—7点,肾经当令之时,按揉三阴交,提升性欲的效果最好。坚持一个月,定能收到你想要的效果。   5、调治肌肤过敏,湿疹,荨麻疹,皮炎三阴交是脾经的大补穴。脾最大的功能之一是能够把人体的水湿浊毒运化出去。每天中午11点,脾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能把身体里面的湿气、浊气、毒素都给排出去。皮肤之所以过敏,长湿疹,荨麻疹,皮炎等毛病,都是体内的湿气、浊气、毒素在捣乱。只要按揉三阴交,把这些讨厌的调皮鬼赶出去,不出一个半月,皮肤就能恢复光洁细腻,干净无暇了。   6、保持血压稳定三阴交是一个智能调节穴位。当你血压过高或过低,每天中午11点—1点,心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坚持两三个月,能把血压调理至正常值。   

另外,三阴交还能调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白带过多,子宫下垂,全身水肿,眼袋浮肿,小便不利,脚气,失眠等症。 

三条阴经指的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脾统血液,肝藏血行气,肾藏精,三阴交最终归属于脾经,但是因为和另外两条经脉的特殊关系,所以经常按揉三阴交这个穴位,可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另外还有安神、促进睡眠的效果。中午11点:按揉三阴交健脾三阴交是脾经的经穴。脾最大的功能之一是能够把人体的水湿浊毒运化出去。每天中午11点,脾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能把身体里面的湿气、浊气等排出去。皮肤之所以有湿疹、荨麻疹、过敏等疾病,很多时候都是体内的湿气、浊气在捣乱。只要按揉三阴交,把这些讨厌的“调皮鬼”赶出去,皮肤就能恢复光洁细腻了。另外,三阴交还能调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对中年女性白带过多、子宫下垂等病情的恢复也有不错的效果。晚上5~7点:按揉三阴交补肾人体的任脉、督脉、冲脉这三条经脉的经气都同起于胞宫(子宫)。每天晚上5~7点,肾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每条腿的三阴交穴各15分钟左右,能保养子宫和卵巢,促进任脉、督脉、冲脉的畅通。而且通过补肾,对中年女性提升性欲有很好的疗效。晚上9~11点:按揉三阴交畅三焦如果想在40岁之后,还能保持脸部光洁、胸部不下垂,除了饮食规律外,还要经常在晚上9~11点左右,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各15分钟,能帮助调理月经,祛斑、祛痘等。因为三焦是人体气血运行的大通道,要想各个器官得到气血滋润,三焦通畅很重要。不过,要坚持每天按揉,一个月后才能看到效果。按摩手法:按摩时一只手的4根手指握住足外踝,大拇指屈曲垂直按在三阴交穴上,以拇指端有节奏地一紧一松用力按压,适当配合按揉动作,使之有阵阵酸胀麻感。做完左侧三阴交按摩,接着再做右侧。如果想要更简单些,那么也可以不讲究手法,只是平时坚持按一按,揉一揉,有条件的拿艾条灸一下,或者用经络锤敲打,甚至用筷子头按揉,虽然需要的时间相对长一些,但只要坚持,就会感觉到按揉三阴交带来的独特效果。

本穴的最大特点就是:妇科疾病的万能穴。中医认为“妇女以血为本”,血在女性的一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在女性的一生,会经历到很多与血密切相关生理问题,这里面主要指的就是女性的月经、怀孕、生产、哺乳一直到绝经,都离不开大量的血的支持。另外女性还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情绪化”,而主管情志的是肝脏,因此肝脾肾三经与女性的关系最为密切,女性的很多疾病大都因此三经出现了问题。常见的有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血晕、更年期综合证、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等。但是,尽管三阴交是妇科疾病的万能穴,但作为调节身体机能的广义范畴的“中药”,它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对于怀孕的女性,针灸三阴交有引发流产的危险,所以对孕妇就应该禁用。

体内有湿热的人,口干舌燥而总想喝水,都可以按摩三阴交而获得效果。特别地,无论过胖或过瘦,按摩它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也就是说三阴交有对瘦人增肥与对肥人减瘦的功能。或问,增肥与减瘦不是自相矛盾的吗,这是什么道理呢?按无论过胖或过瘦,都是由于阴阳不调而造成的,经络穴位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系统,调节之故而均能治疗之,三阴交有健脾益气、补肝滋肾的作用,能够促使人体更好地与天地交通从而获得更多的能量,并进一步改善机体功能活动,从而使得机体在物质层次更好地吸收与应用。所以,本穴既能增肥又能减瘦,并没有什么希奇

四、涌泉穴

涌泉穴肾经的一个重要穴位,经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补肾壮阳、强筋壮骨之功。我国中医认为:肾是主管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重要脏器,肾精充足就能发育正常,耳聪目明,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头发乌亮,性功能强盛。反之,若肾虚精少,则记忆减退,腰膝酸软,行走艰难,性能力低下,未老先衰。

涌泉穴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处,屈趾时凹陷处便是。

涌泉”源于《灵枢·本输篇》“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为井木”。《灵枢·根结篇》“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又名:地冲、地衢、蹶心。该穴为足少阴肾经第一穴,肾经之井穴。五输穴之井穴。民间有“寒从脚下入”、“人老脚先衰”之说,历代文献对涌泉穴之功也描述备至。《灵枢.五邪》篇:“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灵枢.热病》篇:“热病,侠脐急痛,胸胁满,取之涌泉与阴陵泉,”《甲乙》卷七:“热中少气厥寒,灸之热去,烦心不嗜食,咳而短气,善喘,喉痹,身热,脊胁相引,忽忽善忘,涌泉主之。《千金》卷二十:“霍乱转筋,灸涌泉六七壮。”《资生》:“泉涌、建里,治心下痛,不欲食。”《大成》卷六:“主尸厥,面黑如碳色,咳吐有血,渴而喘。坐卧起,目慌慌无所见,善恐,惕惕如人将捕之,舌感咽肿,上气咽干,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善悲欠,小腹急痛,泄而下重,足胫寒而逆,腰痛,大便难,心中结热,风疹,风痫,心病饥不嗜食,咳簌身热,喉闭舌急失音,卒心痛喉痹,胸胁满闷,头痛,目眩,五指端尽痛,足不践地,足下热,男子如蛊,女子如娠,妇人无子,转胞,不得尿。”《天星秘诀歌》:“如是小肠连脐痛,先刺期门后涌泉。”?《百症赋》:“行间、涌泉,主消渴之肾竭”《杂病穴法歌》:“劳病能刺五般痫,更刺涌泉迹若挑。”《验方新编》:“背热如火,此虚火也。生附子研末,口水调敷两足心。”《内经图说》称按摩涌泉穴为做“足功”,可以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效。具有开窍苏厥,滋肾清热,降逆通络。可主治:高血压病、神经性头痛、头晕、癔症、精神分裂症、急性扁桃体炎、子宫脱垂、下肢痉挛、下肢瘫痪、音哑、咳嗽、风疹、小儿惊风、心肌炎、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怕冷、阳萎、遗精、耳聋、耳鸣、腰腿酸软无力、失眠多梦、大便秘结、更年期综合征、防治哮喘等五十余种疾病等。穴道按摩还可治疗膀胱炎、指压治疗白发等等。涌泉穴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可以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体长寿之大穴。经常按摩、刺激该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神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刺激涌泉穴之所以能防治各种疾病,主要因为经络系统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而俞穴是人体脏腑组织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它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可以反应病症,协助诊断和接受各种刺激,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通过推、按、搓涌泉穴,可以对肾、肾经及全身起到由下到上的整体性调节和整体性治疗。同时还由于足底部含有丰富的末梢神经网以及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等器官,它与人体各个系统、组织、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涌泉穴的刺激可以加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有效改善局部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通透性,和有节律的运动,从而促进血液、淋巴液在体内的循环,调整人体的代谢过程。根据历代文献记载和实践,涌泉穴最主要功效可概括为:

(一)、强身健体。

《韩氏医通》指出:“多病善养者,每夜令人擦足心(涌泉),至发热,甚有益。”苏东坡著有《养生记》,把擦涌泉穴,视为养生之要术。《寿视养老新书》指出:旦夕之间擦涌泉,使“脚力强健,无痿弱酸痛之疾矣”。我国清代第一部外治专著《急救广生集》说:“擦足,每晚上床时,用一手握指,一手擦足心,如多至千数,少至百数,觉足心热,将足趾微微转动,二足更番摩擦。盖涌泉穴在两足心内,摩热睡下,最能固精融血,康健延寿,益人之功甚多。”通过刺激涌泉,从而起到培补元气,振奋人体之正气,调整脏腑之功能,提高抗病之能力,达到强身保健之目的。

(二)、抵御疾病。

《苏东坡文集》中记载:闽广地区很多人染有瘴气(疟疾),一武将却安然无恙,面色红润,腰腿轻快,后来发现其每日五更起坐,两足相对,热摩涌泉穴无数次,以汗出为度。之后,很多人仿效此法,不仅很少得病,而且有多年痼疾的人也不治而愈。可见按摩涌泉穴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三)、治疗失眠。

按摩涌泉穴具有引虚火下行、镇静,安神、降血压等作用,可以加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功能。因此有助于治疗失眠之顽症。刘亚农“失眠导引法”介绍:“两手心搓极热,对搓两足心(涌泉)极热,存想吸气入涌泉穴,停留不去,久久行之,高枕无忧,屡试屡验。”

(四)、益肾固精。

涌泉穴为肾经之井穴,而肾藏精,主生殖,精宜藏而不宜泻。如肾气虚损、精关不固,则出现遗精、早泻、阳痿之症。按摩涌泉穴即可起到“培元固精”之功效,对防治遗精、早泻颇有益处。《保生密要》指出:“临卧时,摩擦足心(涌泉),曲一足而侧卧,精自固矣。”《万寿丹书》云:两足涌泉穴搓热,治“夜梦遗精”有效。《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云:"滚凳涌泉二穴人之精气所生之地可收固肾强身之功效。可见按摩涌泉穴具有益肾壮阳,封精固泻的作用。涌泉穴养生方法,根据文献记载有摩、擦、按、掐、揉、火烘、艾灸、贴膏、涂药、意守等。而火烘、贴膏、涂药、意守等法不为无经验者所用,在此不做细述。日常保健选擦、按、揉之法足以,运用时可选其一种或数种同用。

(1)擦涌泉穴法:即用手掌小鱼际侧或食、中、无名三指着力在涌泉穴上来回摩擦,以深层透热为好。

(2)按涌泉穴法:用拇指的指腹垂直按压足心涌泉穴,按下片刻后再提起,一按一放,反复进行,以能耐受为度。

()揉涌泉法: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端放于足心涌泉穴处,来回按揉,每足心揉次为宜。另外,艾灸涌泉穴值得一提。可于每晚临睡前用艾条或艾柱灸涌泉穴15-20分钟,每晚灸一次即可。可治疗失眠以及多种疾病,尤其对虚寒证效果更好,但阴虚火旺者不宜用此法。另据记载,用艾条温灸涌泉穴距皮肤约厘米左右,用雀啄法,连续熏灸-5分钟,可止鼻血。因鼻出血多因肺胃热盛,或木火刑金,相火内炽,上迫肺窍,血热妄行所致。涌泉穴为肾经的井穴,温灸涌泉穴能降肺气,并使相火下行,血随之而下,鼻衄自止。涌泉穴养生保健贵在持之以恒,长期坚持,必有大益。药敷涌泉1.慢性咽炎:取吴茱萸0克、生附子6克、麝香0.克,共研细末,加少许面粉与醋调和,做成面饼,将药饼蒸微热敷双侧涌泉穴,敷后安睡小时。若半夜脚心发热,则火气下行。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   2.急性扁桃腺炎:取黄连0克、吴茱萸20克,共研细末,混匀贮瓶备用,贴敷时取上药适量,加火醋调成糊膏状,晚上睡前敷于双侧涌泉穴,然后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第二天早晨取下,每晚贴敷一次,次为一疗.牙龈炎:生附子0克,研为细末,用时取上药适量,加水调成糊膏状,敷于双侧涌泉穴,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本方对肾阴亏损型牙龈炎疗效较好。   4.小儿腹泻:取苦参、苍术各0克,共研为细末,用时取上药适量,加米醋调成糊状,敷于双侧涌泉穴,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10次为一疗程。本方用于湿热型小儿腹泻疗效较好。   5.高血压病:取吴茱萸克,龙胆草60克,土硫磺20克,朱砂15克,明矾0克,将上药共研细末,每次用上药适量,加米醋调成糊状,贴敷于双侧涌泉穴,覆盖纱布,胶布固定,两日一换,1月为一疗程。   6.风热感冒:取白芥子9克、鸡蛋清1个,将白芥子研成细粉,然后用蛋清调匀,分成两份,敷于双侧涌泉穴,1小时后取下。本方有较好的退热效果,适用于高热者。   7.病毒性结膜炎:取黄连0克,研成细末,用时取上药适量,用冷开水调成糊状,敷于双侧涌泉穴,覆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一次。   8.口疮:取吴茱萸0克,研成细末,贮瓶备用,每次取上药适量,用醋调成膏状,敷于双侧涌泉穴,再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9.经行吐衄:取黄柏、丹皮、山栀、广郁金各15克,大蒜适量,共捣烂做成饼状,敷贴于双侧涌泉穴,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一次。   10.小儿流口水:制南星0克,生蒲黄12克,老醋适量。用法:前2味药研细末,以老醋调成糊饼,包敷足心涌泉穴,男左女右,12小时易之。小儿流口水,中医称为小儿滞颐,多因脾胃湿热,廉泉不约或脾胃虚寒,不能收摄津液所致。本方可平调脾胃寒热,包敷涌泉穴,乃上病下取之意。   11.治疗阳痿:取巴戟天、补骨脂、仙茅各10克。制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加入适量食醋调成稀糊状,分成2份。用法:将调好的药膏贴敷于双足的涌泉穴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连续用药5~7天。功效:温阳补肾,适用于肾阳虚所致的阳痿。   12.治疗遗精:取龙骨、牡蛎、芡实、沙苑蒺藜各0克,五味子、龟板各20克,菟丝子15克。制法:将上药共研细末,调匀,装瓶备用。用法:每次取药末适量,加入食醋调成稀糊状,贴敷于双足的涌泉穴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功效:补肾固精,适用于遗精、早泄、腰酸耳鸣、倦怠乏力等。   1.治疗强中(阴茎异常勃起):取水蛭9条,麝香0.克,苏合香`克,蜂蜜适量。制法:先将水蛭烘干,研为细末,再加入麝香、苏合香共研细末,调匀,加入适量蜂蜜调成稀糊状。用法:当阴茎勃起时,取调配好的药膏贴敷于双足的涌泉穴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一般用药~5次后,即可使病情得到缓解。功效:活血通络,适用于阳强不倒。   14.治疗前列腺肥大:取水仙头1个,大麻子0粒。制法:将大麻子去壳,与水仙头一起捣烂成泥糊样。用法:取调配好的药膏贴敷于双足的涌泉穴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连续用药7~10天。功效:通络利湿,适用于老年性前列腺肥大。   15.治疗副睾肿大:取吴茱萸、蜂蜜、黄酒各适量。制法:将吴茱萸放入锅内以文火翻炒,炒至药物呈灰白色或白色时将锅移开,冷后研末。每次取吴茱萸末0克,加入适量的黄酒、蜂蜜调成稀糊状。用法:将调配好的药膏贴敷于双足的涌泉穴和腹部的中极穴(脐下4寸)上,药膏厚度约5毫米,外以软塑料膜覆盖,胶布固定。这样可以保持湿润,增强药效。隔天换药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停药~5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一般用药~5周疼痛消失。功效: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五、太溪穴

太溪穴:慢性肾病的良药适宜症状: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特别是对患有慢性肾病,同时表现为浮肿、腰酸腿冷、浑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最为明显。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古代又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重在补肾,具有明显提高肾功能的作用。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觉酸胀为度,不可力量过大以免伤及皮肤。对于肾炎病人,按揉后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显减少。按摩虽然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六、中脘穴

中脘穴:治疗胃病的专家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的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下垂等。尤其对缓解胃痛和治疗消化不良十分有效。中脘穴是四条经脉的会聚穴位,同时号称胃的“灵魂腧穴”。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主治各种胃腑疾患。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处。常用的方法是按揉法或摩揉法。摩揉,即是双掌重叠或单掌按压在中脘穴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行圆周推动。注意手下与皮肤之间不要出现摩擦,即手掌始终紧贴着皮肤,带着皮下的脂肪、肌肉等组织做小范围的环旋运动。使腹腔内产生热感为佳。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但以饭后半小时做最好,力度不可过大,以免出现疼痛和恶心。

中脘穴的临床应用中脘穴,出自《针灸甲乙经》,属任脉,为足阳明胃经的募穴,八会穴之一,腑之会穴,任脉与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别名中管、太仓。《千金方》云,中管、承满,主胁下坚痛。《千金翼》云,中脘、建里二穴,皆主霍乱肠鸣,腹痛胀满。《针灸资生经》云,中脘、三阴交,治食不化;霍乱吐泻,须先中脘而后水分可也。《针灸聚英》云,便血灸中脘、三里、气海。《针灸大成》云,霍乱吐泻,中脘、天枢。在临床上,中脘穴除常用于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泻泄、纳呆、食不化等证外,还广泛应用于呃逆、精神疾病、冻疮、四肢关节疼痛、前额头痛(阳明经头痛)、痿证等症,根据不同的病证采用微通或温通法。

1.呃逆患者张某,女,60岁,有慢性胃病史8年,每因饮食不当或外受风寒而频发呃逆,开始时常规选用内关、章门等穴,效果不甚理想,后加用灸中脘穴,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按:呃逆的产生,一般是因为饮食不节,胃失和降,或胃气不足,阳气受遏,胃气不得下降而发。灸取中脘以鼓舞人体胃气,从而和胃降逆而止呃逆。2.精神疾病患者冯某,女,40岁,因受惊吓致思维错乱,言行反常,情绪变化无常,在外院诊为精神分裂症,属于中医“癫狂”范畴。又如患者苑某,女,56岁,年11月在参加他人葬礼时受到惊吓,之后出现全身针刺样感觉,时轻时重,伴头痛,心烦,坐立不安,西医诊为神经官能症,属于中医“脏躁”范畴。此类疾病产生的根本所在是痰闭心窍,神明受阻。在常规针刺心俞、噫嘻、人中、百会、神庭、鸠尾等穴的同时,灸中脘穴,取得了明显疗效。按:中脘为胃募、腑会,灸中脘能健运脾胃,振奋阳气,化痰通络开窍。.冻疮患者李某,女,16岁,每年冬季面部冻疮多年,伴局部痒甚、肿胀、疼痛麻木感,用火针点刺中脘穴,仅5次痊愈。按:冬季易患冻疮者,多因其素体脾胃阳虚,外受寒冷之邪,寒凝气滞,气血运行不畅,面部或肢体末端失于温煦所致。火针点刺或灸中脘可以振奋中阳,从而起到温阳散寒、通经活络、荣养肢末的作用。4.关节疼痛患者梁某,女,47岁,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近10年,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多年,效果不佳。诊治中,在常规取穴的同时,用火针点刺中脘穴,疼痛明显减轻,近年病情稳定,未再进一步发展。又患者黄某,女,岁,主因“腰及双胯、双膝关节疼痛5年”就诊。医院诊为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效果不显,需靠双拐方能勉强行走,活动时间稍长即感疼痛难忍。用火针点刺中脘穴,仅1次后患者即感疼痛明显减轻,扶拐行走时间明显延长。按:本病一般由于患者素体正气不足,风寒湿邪乘虚侵入人体而发病。火针点刺中脘穴能鼓舞人体正气,正气充足则可促邪外出。5.前额头痛患者王某,男,20岁,主因“后背发僵2个月伴前额头痛2周”就诊,自述有受风寒病史,在常规取穴的同时加用中脘穴以振奋中阳,祛风散寒,治疗1次而临床痊愈。按:前额头痛多见于痰湿阻络头痛,气血不足、脑窍失养之头痛及外感头痛。中脘为任脉穴,任主一身之阴,水液代谢也与任脉有关,又因中脘为胃之募、腑之会穴,故针刺任脉穴可健运脾胃,燥湿化痰,痰湿去、经络通而头痛止。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而中脘为胃募,针刺中脘可促进气血生化,气血足,脑窍得养而头痛止。6.痿证患者王某,男,5岁,发作性四肢力弱6年余。医院诊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每次发作经静点氯化钾可缓解,但容易反复发作。舌淡,苔白腻,脉细滑。针取中脘穴,共治疗5次而痊愈。按:痿证指四肢痿软无力、纵缓不收、肌肉萎缩等病症,可见于西医脊髓炎、末梢神经炎、周期性麻痹、周围神经损伤、格林-巴利及肌萎缩等多种疾病中。中医认为多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筋脉失于濡养所致。针取中脘可使气血充盛,筋脉得以濡养,从而痿证可愈。“胀满中脘、三里揣”。“主中土停寒,腹痛腹胀……吞酸吐酸……面色萎黄,饮食难化”。“若脾虚发搐,或吐泻后发搐,乃慢惊风也,灸中脘五十壮”。“产后血晕,灸中脘五十壮”。“治小儿癖气久不瘥,中脘、章门各灸七壮,脐后脊中灸二十壮”。“灸疳瘦法,中脘、章门各灸七壮,脾俞七壮,命门二七壮”。中脘“为胃肠病及子宫病之要穴,胃痉挛、胃加答儿、胃下垂均灸此穴。子宫前后屈、子宫后屈……均宜灸此穴,与手阳池同灸。胃扩张、胃下垂、子宫后屈,灸中脘即愈”。“霍乱吐泻,乃冷物所伤,灸中脘五十壮”,“霍乱中脘可入深”。“水痢不止,中脘针神效”。“溏泻,中脘针,三阴交、脾俞各三壮至三七壮”。“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呕吐不食,灸中脘五十壮”。“怀孕的人不能灸腹部,是古书上所载,但中脘却是必要的位置。因为中脘能减轻恶阻,常灸可使生产顺利”。“将中脘、巨阙、下脘、梁门称为中五柱。中脘、建里、阴部为小五柱。中脘、期门、大巨为大五柱。治疗心悸亢进、呼吸困难、呼吸器病,能止咳嗽频发及治气喘”。“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有气痫者恼怒思虑而成,须灸中脘穴而愈”。“一妇人病痫已十年,亦灸中脘五十壮愈。凡人有此疾,惟灸法取效最速,药不及也”。“妇人无故风搐发昏,灸中脘五十壮”。“尸厥不省人事,又名气厥,灸中脘五十壮”。“妇人卒厥,凡无故昏倒,乃胃气闭也,灸中脘即愈”。“气滞郁而不伸,针中脘、阴部、梁门”。“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中脘、下脘主腹坚”。“九种心痛及脾痛,上脘穴内用针明,若还脾败中脘补,两针神效免灾侵”。“脾家之病有多般,致成翻胃吐食难,黄疸亦须寻腕骨,金针必定夺中脘。“中脘主心痛、伏梁”、“五噎、五膈”。

关于中脘穴,我刚在大二暑假时,曾治疗一例急腹症,用的是中脘深刺的方法。其效立见。那天正在家闲坐无事,村中老中医(曾中风偏瘫,我放假即帮助针灸,颇感有效。)急叫其孙子来喊我。至其家,见其女儿正翻滚于炕上,面色苍白,呈极端痛苦状,大汗淋漓。腹部急痛,已经三天。西医挂水无效。诊为急性胃肠炎,不得已回家求其父亲诊治。其时我尚不知如何治疗急症,老中医嘱取一长针,约三寸。急刺中脘穴。余其时甚惧,此等长针,何可深刺。不得已,按法刺入,先入皮,再进分肉,次则刺到胃壁上并深入。进针深度约2寸半许。结果,针入即痛止。病人呼呼喘气,不再现难受面容。自述痛已止。其效之显,当时对我震动非常大。留针半小时许,徐徐出针,胃未再痛。当晚老中医调和中药服之,已能进食稀粥。至次日仍未痛,再针中脘,三里。已近愈。写出这个病例,仅仅是想说,深刺中脘有时也许能急用。但一般情况下,以远端取穴为是。不得已方可近取。对于有些存疑的可以在自己身上得到试验的作为医者要有以身试针的精神。对于腹部的穴位中脘、下脘、天枢、气海、关元、中极、水道、归来等穴,我都自针过,深度二点五寸到三寸间。但是要注意脐上的穴位,在空腹时针,脐下的穴位,在排尿完针。到一定深度后,针感会相当的强,注意手法要轻柔。我一直认为针灸临床者,如果没有勇气在自己身上试针,是没有办法体会到其中的滋味的,知病人受针之反应,知手法之当用与不当用,此种方法虽然不比很多方法的超然,显得些笨,但却是一个拙以胜巧的途径。与大家共参。

余曾见一医书,有以三寸针,直刺中脘,并向上下左右刺四针,以治肝硬化等顽疾之报道,然不见有能者。后拜访一针灸医师,偶见为一患者针中脘穴,以三寸2号不锈钢细针垂直刺入,三寸针体几乎全部刺入穴中,随即缓缓提至皮下,逐次向上下左右各刺一针,均刺入三寸深,不捻转,不提插,不行任何手法,亦不留针,如此深针竟不剌伤内脏。余先惊讶,继则产生兴趣,最后亦欲一试。即付与诊金,请作此针,彼欣然乐从,即为余照章办理。余觉针下仅有浅而成片之胀感,不如针四肢穴位针感往往成条索,并向远处放射。垂直下针时仅中脘有针感,向右刺时,则胀及右胁之下。斜向左胁刺则针感在于左胁之下,向上刺则在剑突下,向下刺则在脐上。针后中脘有轻松舒适感觉,余亦无他。余曾屡欲为病人针之而资研究,然医家对病人高度负责之责任心不容余作未有把握之事,故无经验可谈,仅记受针之始末如上,以供后来居上者参考。至于急性胃痛的治疗,施震一文可以参考,现摘录如下:临床上每治急性胃痛,单取一穴(上脘,中脘或下脘),其止痛效果往往不甚理想。笔者体会病重穴少,犹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必须三管(脘)齐下,才能达到理想的止痛效果......年笔者在急诊室期间,遇到多例急性胃痛患者,曾治一例男性病员,家人护送至急诊时,呻吟呼号,疼痛剧烈,辗转难安,腹部拒按,家人诉一年前曾有同样发作史,X院拟为胃痉挛,曾输液及解痉止痛药,良久方止。鉴于患者腹痛剧烈,当务之急,先止疼痛,隧予上,中,下三脘,配足三里,用泻法。持续行针5分钟后,疼痛即止,留针半小时,疼痛未再发作,一家人愉快的辞谢而去......一般胃病,仅用中脘一穴足矣,在特殊情况下,或用上脘,或下脘,或双管齐下,或三管齐下,才能恰如其分,顿挫病势......急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疼痛剧烈者,必须三脘齐下,再配以足三里等穴,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于慢性胃下垂病人,为提高疗效,亦可采用三管齐下,或自上脘透针至下脘,一针透四穴,可以起到卓越的效果......《经穴性赋》说:“原夫脾胃虚弱,补从上,中,下脘。”

七、环跳穴

功效:利腰腿,祛风湿。主治:古代记述:偏风,半身不遂,髀枢痛不可举,腰胁相引急痛,腰胯痛不得转侧,冷风湿痹,痹不仁,股膝酸痛,胫痛不可屈伸,足麻痹,风疹。近人报道: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股外侧皮神经痛,臀部软组织疾病、下肢痉挛。足少阳胆经的经穴,穴近髋关节。故又称髋骨、环谷、髀厌、髀枢、枢中、枢合中。穴名之意的“环”为圆形、环曲;“跳”,跳跃;穴在臀部。主下肢动作,指下肢屈膝屈髋环曲跳跃时。足跟可触及此穴,故名。同时经此穴治疗可使下肢疾病好转,做环曲跳跃运动。此穴出于《针灸甲乙经》是足少阳、太阳经之交会穴。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骨裂孔的连线的外1/与中1/交点处。侧屈股位,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骨裂孔的连线上,外1/与中1/的交点处取穴。环跳。环,一种园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或一串连环中的一节,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肺金特性的凉湿之气。跳,跳动也,阳之健也,指穴内阳气健盛。环跳名意指胆经水湿在此大量气化为天部阳气。本穴物质为居髎穴传来的地部水湿,至本穴后,水湿渗入穴内丰满的肌肉之中并气化为天部的阳气,穴内阳气健盛使人在如,故名环跳。功能作用:健脾益气。主要治疗

1、运动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脑血管病后遗症,腰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脚气2、其它:感冒,神经衰弱,风疹,湿疹。环跳穴具有利腰腿、通经络之功效,常为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半身不遂等病证的首选穴位,尤其是坐骨神经痛患者,其症状以太阳经和少阳经循行部位疼痛最多,对该病点按此穴治疗效果独到,点按时舒展的下肢利于经气的疏通,以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痹证”此病乃由风寒侵袭、经脉受阻、气血瘀滞而引起,即“不通则痛”而引发。受寒、受潮可为其诱发原因。环跳穴与足三阳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刺激环跳穴能疏通气血,治疗足三阳经所过之病变,最终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八、足三里穴

效如参茸的滋补品

适宜症状:一切虚损性疾病,如治疗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产后术后、大病初愈、久患消耗性疾病等。是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的良穴。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为强壮及保健的要穴。具有扶正培元,调理阴阳,健脾和胃,通经活络之功。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面的上部,犊鼻穴下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处。用同侧的拇指按揉或用光滑木棒按揉,也可以用艾条灸。因为小腿部皮肤较厚,力量可以适当大些。但用力时不可以憋气,否则容易引起血压上升。操作不限时间和场地,但注意每天都要按揉,持之以恒才能有效。

九、合谷穴

抗击疼痛的自然疗法

适宜症状:各种疼痛,无论外伤还是内科疾病引起的疼痛,均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尤擅缓解晚期癌症病人的恶性痛。此外,还可以治疗头晕、恶心等各种异常症状。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具有疏风止痛,通络开窍之功。中医认为,合谷穴能够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坚持按揉刺激该穴,可以获得自然治愈疾病的功效。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掌骨间隙之中点处,或第2掌指关节与阳溪穴之间的中点处,稍靠近食指侧。用对侧拇指按揉即可,也可用三指拿捏合谷穴处皮肤,随时随地都可以操作。力量可以大些,没有副作用和危险。以感到酸胀且能够忍受为度。

第二部分精微玄妙地启动生命——精气血津液神A、综述: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B、精气血津液神及其生成、生理功能、分类、相互关系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精,是人体最精专的精微物质。

气,是活力很强,运行不息,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

血,是循行于脉中的红色液体。

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机体的生理活动,必须依靠气的推动温煦和精血津液的滋养濡润;而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和代谢,又依赖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神(的功能),重点调节人体生命活动,主要表现为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以及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所以“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第一、精

精是什么?

精的哲学概念

精,又称“精气”,《管子》曰:“精也者,气之精者也。”精是气中的精粹部分。精气是宇宙中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万物都是精气凝聚而生成。精气是生命产生的本源,是天地万物发展变化的动力源泉。

精的医学概念

精是体内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夫精者,身之本也。”

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之精泛指体内一切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以及从饮食物中吸收的水谷精微等,统称为“精气”。

狭义之精,指肾中所藏之精,又称“肾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又称“生殖之精”,是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具有生命活力,能形成胚胎,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为生命的基础。后天之精又称为“脏腑之精”,是机体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精华和脏腑代谢化生的精微物质。

精的生成

先天之精

《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灵枢·决气》也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即男女两性之精相结合后,在母体中孕育,构成身形。由于此精是先身而生,人身即由此精而生成,故称为“先天之精”和“生殖之精”。

后天之精

人出生之后,通过脾胃运化,不断吸纳水谷之精微,以充养五脏,脏腑代谢生化精气,盈者贮藏于肾,以不断地滋养“先天之精”。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五脏别论》又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后天之精化生于脾,贮藏于五脏,所以又称为“脏腑之精”。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都贮藏于肾,融合为一,不可分离,统称为“肾精”。两者相互促进和资生,先天之精依赖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保持充盈;后天之精又需要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方可不断化生,故说:“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先天有所不足,可借助调补后天来改善与弥补。

精的生理功能

繁衍生殖

生殖之精是生命的原始物质,是生身之本,具有生殖繁衍的作用。男子二八天癸至,精气溢泻;女儿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时下。男女媾精,阴阳和调,胎孕方成,故能有子而繁衍后代。由此可见,精是繁衍生殖的物质基础,肾精充足,则生殖力强;肾精不足,则生殖功能障碍。

促进生长发育

人之生,始于精,由精而成形,精是形成胚胎和促进胎儿生殖发育的物质基础。人出生之后,从婴儿至青年生长成熟时期,均依赖阴精的充养。随着精气盛衰的变化,人则呈现出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运动规律。如果肾精不足,人体的生长发育就会迟缓或障碍,临床常用补肾精的方法进行治疗。

濡润脏腑

饮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转化为水谷精微。水谷之精输布到五脏六腑等全身各组织器官之中,滋养全身,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其剩余部分归藏于肾,储以备用。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如精不足,则脏腑失养,人体呈现虚弱及衰竭状态,抗病力弱,易发生疾病。

生髓化血

肾藏精,精能化髓。髓有脑髓、脊髓、骨髓之分,肾精充盛,则脑海充盈,骨骼得养;肾精不足,髓生无源,则脑海空虚,骨骼失养。

精生髓,骨髓可以生血,为血液生化之器,精足则血充,故有“精血同源”之说。因此,临床上常用补益精髓去治疗血虚之证。

第二、气

气是什么?

气的哲学概念

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宇宙的本原。

气一元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气构成的。《庄子·知北游》曰:“通天下一气耳”,《易经·系辞》说:“天地氤氲,万物化生”,《河洛原理》说:“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

气一元论内涵丰富,与中医学关系密切的有以下几点:

1、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天体自然演变的初期,整个宇宙弥漫着混混沌沌的烟云样形状不定的无形物质,这就是气。气之轻清者,散而为天;气之重浊者,凝而为地。天地之间的万物,亦由气所化生,阴气和阳气感应交合于天地之间,氤氲而化生万物,故万物之化生,皆源于气。

构成天地万物的气,有无形和形质两种基本状态。一种是以弥散而剧烈运动的状态存在,因其细微而分散,用肉眼难以看到,故称之为“无形”,由于气的活力很强,故能从事物的运动变化中,测知无形之气的存在。另一种是以凝聚状态存在,由细小分散的气,集聚而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称之为“形质”。习惯上把弥散状态的气称为气,把有形质的实体称为形。形气之间处于相互转化之中,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2、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

天地之气动而不息,气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或动静、聚散,或氤氲、清浊,或升降、屈伸。《素问·天元纪大论》说:“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变化,如动物之生长壮老已,植物之生长化收藏,无生命物质的生化聚散等,无不根于气的运动。、气是万物之间的中介

气充斥于天地万物之间,成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中介。气环流贯通于有形与无形之间,浸入潜出地进行着升降出入、凝聚发散等更叠与交换活动。借此,大千世界一气牵系,相互贯通,相互影响。天、地和万物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人也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乐器共振、声音共鸣,磁石吸铁、月之盈亏引起潮汐等等,都是以气为中介而相互感应的自然现象。日月、昼夜、季节、气候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影响,也是通过气的中介而实现的。

气的哲学概念

气是体内活力最强,不断运动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1、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素问·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基本物质,而人来源于自然,也就是“天地之气”的产物。人的形体构成,是以“气”为最基本的物质基础。2、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人生存于自然界中,人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命活动都需要从“天地之气”中摄取营养物质,并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中医学理论中,气的含义十分广泛,除以上论述外,还有:

专门指代人体各脏腑功能活动的“脏腑之气”,即心气、肺气、脾气、肝气、肾气、胃气、胆气等;

专门指代人体经络生理功能的“经络之气”;

专门指代机体生理功能和抗病能力的“正气”;

专门指代从饮食物中吸取的营养物质的“水谷精气”、“谷气”;

专门指代正常气候的“六气”;

专门指代致病因素的“邪气”;

专门指代体内不正常水液的“水气”;

专门指代中药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和作用的“四气”;

专门指代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病理阶段的“气分”等等。

但是,这些“气”和上述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的“气”的内涵是有区别的。

气的生成

气的来源

气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来源于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二是来源于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即水谷之精气,简称“谷气”;

三是来源于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清气。

水谷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从后天获得,合称为“后天之精气”。

气的的生成过程

气的生成,主要是通过肾、脾胃、肺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协同作用,将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和自然界清气三者结合起来而生成的。1、肾为气之根本肾主藏精,肾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类经》说:“精化为气,元气由精而化也。”肾精是化生元气的物质基础,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原始、源于先天而根于肾之气。肾中精气充盛,则气的生化泉源不竭。

2、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司运化,胃主受纳腐熟,为水谷之海,二者一纳一运,纳运结合,能将饮食水谷中的营养物质化生为水谷精气。所以,《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肺为气之主

肺司呼吸,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们通过肺的呼吸运动,以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的交换,从而,肺不断的呼浊吸清,保证了自然界的清气能源源不断地进入体内,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

4、气生成的基本条件

一是物质来源充足,即先天精气、水谷精气和自然界清气供应充足;二是脏腑生理功能活动正常,主要是肾、脾胃、肺等脏腑的生理功能正常。

气的运动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是不断运动着的精微物质。人体内的气无时不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气的运动时刻推动和激发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气机一旦紊乱,人的生理活动将受影响,气的运动一旦停止,也意味着人的生命活动的终结。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四种基本形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升,是指气由下向上运动;降,是指气由上向下运动;出,是指气由内向外运动;入,是指气由外向内运动。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是气的升降出去运动的场所。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实际上都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表现。例如:肺的宣发,把气、血、精、津液向上向外输布,为升;肺的肃降,把水液向下布散于肾,为降;肺的呼气,把体内的气体呼出体外,为出;肺的吸气,把体外的气体吸入体内,为入。气的升和降,出和入,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从局部而言,并不是每一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都必须具备升降出入,而是各有侧重。是以升降为主,还是以出入为主,则是以该脏腑的生理特性和位置等来决定的。一般来说,五脏贮藏精气,宜升;六腑传导化物,宜降。就五脏而言,肺位居上焦,又借气道与外界相通,其生理活动就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心位居上焦,主降;肾位居下焦,主升;肝与肺则左升右降;脾胃同居中焦,但是脾主运化以升为主,胃主受纳以降为主。升降出入虽各有侧重,但是从整个机体的生理活动而言,升与降,出与入之间必须保持相对的协调平衡。

气机正常,也就是气的运行畅通协调,升降出入之间和谐平衡,通畅称之为“气机调畅”。反之,如果气机失常,也就是气的运行受阻,升降出入运行障碍时,称之为“气机失调”。气机失调常有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闭等表现形式。气滞为气的运行不畅,或在局部发生阻滞不通;气逆为气的上升太过或下行不及;气陷为气的上升不及或者下行太过;气脱指气不能内守而大量外溢;气闭指气不能外达而郁闭于内。

气的生理功能

《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类经·摄生类》说:“人之有生,全赖于气”。气的推动作用气具有激发和推动的作用。气活力很强,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能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气的温煦作用

阳气具有温煦人体的作用。《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即是说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的体温,各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活,血和津液的循环运行,都要靠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故说“血得温而行,得寒则凝”。如气的温煦作用失常,则会出现畏寒喜热、四肢不温、体温低下、血和津液运行迟缓等寒象。

气的防御作用

气具有护卫肌肤、抗御邪气、维护机体健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抵御外邪的入侵;二是驱邪外出。《素问·评热病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是说气的防御功能正常时,邪气不易侵入;或虽有邪气侵入,也不易发病;即使发病,也易于治愈。

气的固摄作用

气对精、血、津液等物质具有统摄和控制,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固摄血液,防止血液溢出脉外,保证血液在脉中的正常巡行;

二是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等,控制其分泌和排泄量,以防止体液无故丢失;

三是固摄精液,防止其妄泄。

若气的固摄功能减弱,则可导致体内的液态物质大量丢失:

气不摄血,则可导致各种出血;

气不摄津,则可导致自汗、多尿、小便失禁、流涎、泛吐清水、泄泻滑脱等;

气不固精,则可导致遗精、滑精、早泄等。

气的固摄作用和推动作用相反相成。一方面,气推动着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另一方面,气又固摄着体内的津液物质,防止其无故流失。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相互协调,控制和调节着体内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分布和排泄。

气化作用

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来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转化的过程。

饮食水谷转化成水谷精气,化生成精、气、血、津液;津液经过代谢转化成汗液和尿液;饮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后,其残渣转化成糟粕等,都是气的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

营养作用

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对脏腑组织具有营养功能,气中的营气,是水谷精微中的精专部分,营气流注全身,发挥着营养作用。

气的分类

人体的气,根据气构成来源、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可分为元气、中气、宗气、营气和卫气等。

元气

元气又称原气、真气、真元之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

元气根源于肾,主要由肾精所化,是从父母禀受先天之精气,经肾的化生作用和水谷精微滋养而成。所以说元气来源于先天,滋养于后天。

元气发源于肾,通过三焦而流行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无处不到。《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

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元气愈充沛,脏腑就愈强盛,身体也就愈健康,反之,如果元气衰惫,会造成人体生长发育迟缓,以及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低下而发生多种疾病。

宗气

宗气是积聚于胸中之气,又称“大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成为“上气海”,又名“膻中”。

宗气主要由脾胃转输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结合而成。宗气积聚胸中,贯注心肺,通过心肺布散周身。上出于肺,循行喉咙而走息道;下蓄丹田,经气街注入足阳明胃经,并下行于足。

宗气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助呼吸。宗气走息道,促进肺的呼吸运动。凡言语、声音、呼吸的强弱,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二是行气血。宗气贯心脉,协助心气推动血液运行。《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古人常以虚里(相当于心尖搏动部位)的搏动情况来测知宗气的盛衰。此外,宗气与人体的视、听、言、嗅、动等机能相关。

中气

中气是积聚于中焦之气,因脾胃位居中焦,故把脾胃之气称为“中气”。

中气由布散在脾胃的元气与脾胃运化产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中气的盛衰。

中气的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促进脾胃消化。中气充足,则脾胃功能健旺;中气不足,则脾胃运化失健。

二是维持内脏位置的恒定。如中气下陷,则发生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

三是生化营气、卫气。营气与卫气都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故常说,营气出于中焦,卫气滋生于中焦。

营气

营气是行于脉中,富有营养作用的气,又称“荣气”。因营气与血同行于脉中,故常“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营阴”。

营气主要由脾胃转输的水谷精气所化生。饮食水谷,在脾胃的作用下,化生为精微物质,并由脾上输于肺,在肺的作用下,水谷精微中的精专部分进入脉道,成为营气。

营气出于中焦,经肺进入经脉后,沿十四经依次循行,周流全身。

营气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化生血液。营气经肺注入脉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二是营养全身。营气由水谷精微中的精专柔和部分构成,循脉流注全身,内至脏腑,外达皮毛筋骨,为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提供营养物质。《素问·痹论》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

卫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因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故又。

卫气主要由脾胃转输的水谷精气所化生。饮食水谷在脾胃的作用下,化生为精微物质,并由脾上输于肺,在肺的作用下,水谷精微中慓疾滑利的部分,被敷布到经脉之外,成为卫气。

《灵枢·营卫生会》说:“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此外,肾中先天之精气,在卫气的生成过程中,起着激发作用。故有“卫气本源于下焦,滋生于中焦,宣发于上焦”之说。

卫气的特性是“慓疾滑利”,也就是说它的活动力特别强,流动很迅速。故其不受脉管约束,在脉外运行于皮肤、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卫气的主要生理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是控制腠理的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以及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等。《灵枢·本藏》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

气的分类归纳表

第三、血

血是什么?

血,是循行于脉中,流布于全身,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脉是血液循行的管道,具有阻遏血液逸出的功能,故有“血府”之称。而血必须在脉管中运行,才能发挥其生理效应。如因某种因素的作用,血液不能在脉管中循行而逸出脉外时,即是“出血”,又可成为“离经之血”。离经之血积于体内,久不消散,则成为“淤血”。

血的生成

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

水谷精微是血液生成的最基本的物质。《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这里所受的“气”,主要是指水谷中的精专之气,即营气;这里所取的“汁”,即津液,营气和津液皆是水谷之精微。

另外,肾中所藏之精也是生血的物质基础,如《景岳全书》所说:“血即精之属也”。

血液生成的过程

1、水谷精微化血

水谷精微化血,包括营气化血和津液化血。营气和津液,都来源于经脾胃消化吸收而生成的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在脾的散精作用下,上输于肺,并与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注之于脉,化而为血。《灵枢·营卫生会》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2、精化血

《侣山堂类辨》说:“肾为水脏,主藏精而化血。”精也是化生血液的物质基础。肾经化生血液,主要是通过骨髓和肝脏的作用来实现。肾藏精,肾精能化髓,髓充于骨,骨髓为生血之器,故血生于骨髓。精藏于肾,血藏于肝。肾中精气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肝的血量充盛,则肾有所藏,精有所资。故《张氏医通》说:“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

血液的化生,是通过脾胃、肺心、肝肾等脏器共同活动来实现。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而成,故脾胃被称为“气血生化之源”。肺朝百脉,营气与津液通过经脉汇聚于肺,赖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后变化而赤方为血。肾藏精,精髓化生血液,故有“血之源头在于肾”之说。心主血,运行血液。肝藏血,精血同源。故临床上常采用健脾生血、补养心血、补肾益髓、滋养肝血等方法治疗血虚症。

血的循行

血液循行的方式

血液循行于脉中,流布于全身,环周不休,运行不息。

脉为血府,脉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管道系统。血和营气在脉中循环运行。《灵枢·营卫生会》说:“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血液循行的条件

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血液要充盈;二是脉管系统的完整和通畅;

三是全身各脏腑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心肺肝脾四脏尤为重要:1、心主血脉心为血液循行的动力,脉是血液循行的通道。血在心气的推动下循行于脉管中,输布全身。《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医学法门》说:“人心动,则血行诸经。”2、肺朝百脉肺主一身之气而司呼吸,能调节气机,促进宗气生成,而宗气能贯心脉以助心行血;且循行于周身的血脉,最终都要汇聚于肺,在肺中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肺气的作用下以输布全身,所以说:“肺朝百脉”。

、脾主统血

脾主运化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以维持血液的充盈。脾气能统摄血液,使血液循行脉中而不溢出脉外。

4、肝主藏血

肝主藏血,能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以防止出血。另外,肝主疏泄,以维持血液循行的通畅。

血液正常运行需要两种力量:推动力和固摄力。推动力是血液循环的动力,体现在心主血脉、肺助心行血及肝主疏泄功能方面;固摄力是保障血液不致外溢的因素,体现在脾统血和肝藏血功能方面。两种力量协调平衡方可维持血液的正常循行。若推动力不足,可出现血液流速缓慢、滞涩,甚至血瘀;若固摄力不足,则可导致血液外溢,出现出血症。

此外,脉道是否通利,血液或寒或热等,也是直接影响血液运行速度的重要因素。《素问·调经论》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涩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

现代医学角度看血液循环

血液在心泵的作用下循一定方向在心脏和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地流动。包括体循环、肺循环,并互相联接,构成完整的循环系统。

1、体循环:

当心室收缩时,含有较多的氧及营养物质的鲜红色的血液(动脉血)自左心室输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到达全身各部的毛细血管,进行组织内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

血液变成了含有组织代谢产物及较多二氧化碳的略紫色的血液(静脉血),再经各级静脉,最后汇入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

如上路径的血液循环称为体循环,又称大循环。体循环的主要特点是路程长,流经范围广,以动脉血滋养全身各部,而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运回心脏。

2、肺循环:

从右心室将含氧少而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经由肺动脉,至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即静脉血放出二氧化碳(由肺呼出体外),同时经过吸气自肺泡中摄取氧,于是将暗红色的静脉血,变为鲜红色的动脉血(含氧多,二氧化碳少)。

经由各级肺静脉,最后注入左心房。如上路径的血液循环称肺循环,又称为小循环。肺循环的特点是路程短,只通过肺,主要是使静脉血转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血的生理功能

血濡养和滋润全身

血循脉中,输布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皮肉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不断地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借以发挥营养和滋润的作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血充则形盛,血虚则形衰,血败则形坏。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摄。”《灵枢·本脏》说:“血和则……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

血的濡养和滋润作用可以从面色、肌肉、皮肤、毛发等方面反应出来。血的濡养和滋润作用正常,则表现为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壮实、肌肤光滑、毛发光亮;反之,血的濡养和滋润作用减弱,则表现为面色不华或萎黄、肌肤干燥、肢体麻木、毛发枯黄等。

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血,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气血充盈,才能神志清晰,精神旺盛。《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人不可不谨养。”《灵枢·平人绝谷》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所以,不论何种原因所形成的血虚或运行失常,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神志方面的症状。心血虚、肝血虚,常有惊悸、失眠、多梦等神志不安的表现;失血严重者还可出现烦躁、恍惚、昏迷等神志失常症状。

第四、津液

津液是什么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和涕、泪等。津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和液同属水液,同源于饮食水谷,均有赖于脾和胃的运化功能而生成,但其性状、功能及其分布部位等方面又有一定区别。一般而言,质地清稀,流动性大,分布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起滋润作用者,称为“津”;其质地稠厚,流动性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者,称为“液”。

津和液在代谢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化,在病变过程中,又可相互影响,伤津能耗液,脱液也能伤津,故常津液并称。

津与液的比较

津液的代谢

《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其论述概括了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的过程。

津液的生成

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胃主受纳,游溢精气;小肠主液,分清别浊,吸收水液;大肠主津,也吸收部分水液。胃、小肠、大肠吸收的水液,一起上输于脾,通过脾的散精作用,上输于肺,而散布全身。

津液的输布

津液的输布主要是依靠脾、肺、肾、肝和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来完成。

1、脾气散精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通过其散精和转输,一方面将津液“上输于肺”;另一方面将津液“以灌四旁”。

2、肺主行水

肺主行水,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一方面通过其宣发,将脾胃转输的津液输布于全身体表,以发挥津液的营养和滋养作用。《素问·经脉别论》说:“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另一方面通过其肃降,将津液下输于肾和膀胱。

、肾主津液

《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肾藏精,主水,对津液输布起着主宰作用。通过肾气的蒸腾气化作用,一方面推动胃的“游溢精气”,脾的输布散精,肺的通调水道,以及小肠的分清别浊等生理功能,从而推动津液的输布;另一方面使津液以升清降浊,使“清者”蒸腾上升而布散全身,使“浊者”下降为尿液,注入膀胱。

4、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三焦气治,气血通利,气行以推动津液,则津液亦行。

5、三焦决渎

三焦为“决渎之官”,是津液流注、输布的通道。

津液的排泄

津液的排泄,是通过肺、脾、肾等脏腑生理功能综合作用来实现的。其排泄途径主要有:

1、汗、呼气

肺主宣发,将津液输布于体表皮毛,被阳气蒸腾而形成汗液,并由毛孔排出体外。肺主呼吸,肺在呼气的同时也带走部分津液(水气)。

2、尿

尿液的形成与脾肺肾等脏腑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脾气散精,将水谷精微(津液)上输于肺,肺通调水道,将津液下输肾和膀胱,肾蒸腾气化,将代谢后的废水及多余水液化为尿液并排出体外。

、粪便

粪便是人体饮食水谷代谢后排出的糟粕,其排泄时能带走一些水液。腹泻时,大便中含水多,能丢失大量津液,易引起伤津脱液。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代谢过程,是多个脏腑生理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尤以脾肺肾三脏最为重要。《景岳全书·肿胀》说:“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为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若三脏功能失调,则可影响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过程,破坏津液代谢的平衡,从而导致伤津脱液等津液不足,或形成水、湿、痰、饮等津液运行障碍,水液停滞积聚的病理变化。

津液代谢过程

津液的功能

1、滋润濡养

津的质地清稀,其滋润作用较显;液的质地稠厚,其濡养作用较著。如津液布散于肌表,则滋润肌肤毛发;流注于孔窍,则滋养和保护眼鼻口等,灌注于脏腑,则滋养内脏;渗入于骨脑,则充养骨髓、脑髓和脊髓等;渗透于血脉,则充养血液,滑利脉道;流注于关节,则润滑关节。2、生化血液

津液经孙络渗入血脉之中,成为化生血液的基本成分之一,并起着濡养和滑利血脉的作用。、调节阴阳

津液代谢对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灵枢·五癃津液别》说:“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这说明津液的代谢常随着机体的生理状况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这种变化来调节机体的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4、排泄废物

津液在其自身的代谢过程中,能把机体的代谢产物通过汗、尿等方式不断排出体外,使机体各脏腑的气化活动正常。若这一作用发生障碍,就会使代谢产物潴留体内,而形成痰、饮、水、湿等多种病理变化。

第五、神

神是什么

中医讲的神,从广义上来讲,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外在总体表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神的生成和作用

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

精、气、血、津液是神发生作用的物质基础。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是广义之神,机体生命活动的新陈代谢过程离不开精气血津液等物质。

神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第六、精、气、血、津液、神的关系

在精、气、血、津液学说中,精、气、血、津液等虽然是生命的基本物质,属于生命科学的具体物质概念。但是,我们理解其内涵时,必须按中国传统的有体有用,体用如一的思维模式来认识。把精、气、血、津液理解为实体及其作用、功能、属性的辩证统一。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乏指人体内一切有用的精微物质;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血,是红色的液态物质;津液,是人体内的正常水液的总称。精、气、血、津液,既是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又是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精、气、血、津液的运动变化规律

精、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运动变化规律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和代谢,有赖于驻腑经络受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而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功,又必须依靠气的推动、温煦等作用,以及精、血、津液的滋养和濡润。因此,精、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的生理和病理有着密切关系。

气与精、血、津液分阴阳,则气为阳。阳气动,具有推动、温煦等作用,宣运行不息,而宜郁滞;精、血、津液为阴,阴主静,具有滋养、濡润作用,宜宁谧、秘藏而不宜妄泄。

精、气、血、津液学说,以气血为要

生命物质虽有精、气、血、津液之分,但皆本源于气。故曰:“人有精、气、津、液,立、脉,余意以为一气耳”,《灵枢·决气》:“气聚而成形,散而无形”。气与精、血液、津液相对而言,则气无形。而精、血、津液有质。气与精、血、津液的相互化生与转化,体现了在生命活动中,形化为气。气化为形,形气相互转化的气化过程为:精血同源、津血同源,精、津液化而为血,血涵蕴精与津液。故中医学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又常以气血既称,强调“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伤其气血者”。《妇人良方·调经门》“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医宗必读·古今元气不同论》)。

气和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基本物质,气之与血,异名同类。两相维附,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但“气为主,血为辅气为重,血为轻”《医学真传·气血》);“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庄滋阴之上”《医宗必读·水火阴阳论》);人之生死由乎气,气之为用,无所不生,一有不凋,则无所不病、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地,故治病以气为首务。所谓“行医不识气,治病何从据,堪笑道中人,未到知音处”(《景岳全书·诸气》引王应震语)。

精、气、血、津液学说,以气血为要。而气血之中,尤以气为最。

治病原则:

见效不是目的,治愈才是根本。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nbm.com/ystl/12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